《星与尘》
这世间有一种人,生来便注定要活在镁光灯下。他们像被命运之手精心雕琢的玉器,甫一出场便攫取所有人的目光。宫泽理惠便是这般人物。
记得某年深秋,我在东京银座偶遇她的巨幅海报。那海报悬在百货商厦的玻璃幕墙上,映着暮色,竟将整条街的霓虹都比了下去。路人行色匆匆,却总要在那海报前驻足片刻,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攫住了魂魄。
她的眼眸最是摄人。不是寻常艺人那种刻意修饰的媚眼,倒像是深夜海面上浮动的月光,清冷中透着温润。眼波流转间,时而如利剑出鞘,时而又似春风拂柳。这般眼神,想必是阅尽人间百态后淬炼而成的。我常想,若将这双眼比作星辰,那必是北斗七星——不似流星般喧嚣夺目,却自有指引人心的力量。
展开剩余55%世人多论其体态。确实,当她身着素色和服走过红毯,那腰肢的弧度恰似京都老匠人烧制的白瓷瓶,纤细处见风骨,丰盈处显气度。偏是那脊背挺得笔直,倒教人想起古画里迎风而立的青竹。这般身段,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、几近病态的时代里,反倒成了异数。
但最难得的,是她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子\"人气儿\"。某次赈灾义演,她蹲在泥水里给灾民包扎伤口,白裙染了污渍也浑不在意。记者镜头扫过时,她正用关西腔讲着蹩脚的笑话,逗得满屋孩子破涕为笑。这般作派,与那些端着架子、生怕沾了尘土的明星相较,真如云泥之别。
如今的演艺界,多的是精修照片里走出来的\"假人\"。皮肤要磨得看不出毛孔,下巴要削成锥子,连笑容都要对着镜子练上千百遍。宫泽理惠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和田玉,瑕疵处反见真趣。她大笑时眼角的细纹,沉思时眉间的川字纹,倒比那些玻尿酸填充的脸蛋更显生动。
临了想起她某次访谈中的话:\"美不过是皮囊,要紧的是骨子里的那口气。\"此言甚妙。愿这位在浮华场中守得住本心的女子,永远如京都的晨露般清透,似富士山的积雪般皎洁。当镁光灯熄灭时,犹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回响。
发布于:山西省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