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2024年以微弱优势超越重庆啤酒(600132.SH),坐上啤酒殿军之位后,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(000729.SZ)再度实现业绩暴增,半年报显示,燕京啤酒归母净利11.03亿元,同比增长45.45%,这对即将披露半年报的重庆啤酒而言,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这是燕京连续三年保持半年报利润增速超40%,而上半年11.03亿的净利润也超越了燕京啤酒2024年全年约10.56亿的净利润,必然会将诉讼缠身的重庆啤酒拉开更多的身位,进一步坐稳行业老四之位。
不过燕京啤酒净利暴增背后并非没有隐忧,财金龙门阵注意到,中报公司营收85.58亿元,同比增长6.37%;啤酒销量(含托管经营)235.17万千升,同比仅增长2.03%。也就是说营收、销量增速远低于净利润增速,典型的“增利难增收”。
这似乎印证了公司此前押宝中高端产品比较成功,事实确实如此,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普通产品营收23.60亿元,同比微增1.56%;毛利率31.48%,同比却减少0.83个百分点;
而燕京U8、燕京U8Plus等中高档产品营收55.36亿元,同比增长9.32%,营收占比提升至70.11%。
U8
但财金龙门阵注意到燕京啤酒2024年同期中高档产品收入增速为10.61%,今年上半年中高档产品增速开始放缓,公司2020年推出的核心大单品的燕京U8,虽曾以连续三年超30%的增速成为行业黑马,但其业绩增速已经呈现出疲态,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超50%,2023年销量比2022年增长36%,到了2024年销量增速则降至31.4%。
虽然2025年上半年虽保持30%以上增长,但相比2022年50%的峰值已明显放缓,全年能否保持30%以上尚有很大不确定性,公司高端化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渐递减。此外财金龙门阵注意到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.09%,为8.84亿元,几乎接近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。
此外公司2025年上半年还向大股东燕京集团支付了3011.7万商标费,按照此前销售收入的1%作为商标费的约定,全年商标费有望超过6000万。燕京啤酒的控制权又不是重庆啤酒这种外资控股的架构,财金龙门阵就纳闷了,为啥还要给燕京集团支付“商标费”呢,不知道其他中小股东对此怎么看。
截图
目前啤酒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,不仅头部企业之间互卷,业外资本也盯上了这条赛道,一类是如盒马、华润等各种大型商超,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留意这些商超的酒水区,几乎都是一般品牌,一般自己的品牌(比如盒马推出的各种贴牌精酿)。
此外一些诸如熊猫啤酒等黑马小众精酿啤酒也开始崛起,逐渐打入传统啤酒巨头盘踞的各类烧烤、夜摊市场,实际上华润啤酒曾尝试开过啤酒+烧烤的餐酒融合模式。
就连白酒圈也开始盯上啤酒这块市场了,这不前两天白酒教父吴向东宣布推出“牛市”啤酒,售价也很美丽,375毫升卖88,真的杀疯了。
卷必然意味着有人出局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1月~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.4万千升,同比下降0.3%,啤酒销量增速整体放缓。
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,早早瞄准了饮料赛道,先后推出了九龙斋酸梅汤到倍斯特汽水,试图将饮料打造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,董事长耿超也在今年5月的一场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了为何要推倍斯特汽水,“瞄准细分赛道,迎合消费者的需求,借助啤酒销售渠道,实现渠道价值最大化。”
不过理想很丰满,显示很骨感,中报披露了公司的饮料板块业务收入约8301.5万元,同比增长98.69%,而且该板块在公司营收整体占比仅为0.97%,而饮料市场玩家相对啤酒更是多样繁杂,市场更为分散,财金龙门阵认为,饮料作为公司第二曲线的前景非常不明朗,当个添头倒还可以,毕竟那么多饮料巨头都不是吃干饭的。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